由于车用尿素是消耗品,在耗用完之后,车主受价格或者方便性的考虑,会停止添加车用尿素。而据报道,采用SCR技术路线的国Ⅳ柴油发动机,如果没有尿素溶液对尾气中的NOx进行催化还原,那么,发动机排放不仅达不到国Ⅳ,甚至还不如国Ⅱ,反而会造成更加严重的污染。 为解决这一问题,欧美的**除了在政策上赏罚并举之外,纷纷要求车辆再安装一套OBD系统,这一系统监视尿素溶液的含量,当低于一定水平时,汽车发动机将不会被启动,直到添加完尿素为止。 受限技术和市场推广的影响,车用尿素不会出现产能大量涌现的状况 首先,技术壁垒提高成本。从公开资料来看,欧洲Yara是完全采用气头尿素来合成车用尿素,其技术已经相当成熟。同时,其在国内与中化化肥合资的公司,亦宣称未来所有原材料将采购自气头尿素。总体而言,由于煤头尿素在生产过程中,含有较多的粉尘等,最后在杂质的控制上比起以洁净天然气为原材料存在劣势。虽然最后通过提纯也可以获得合格的产品,但吨耗和处理成本都会上升,因此气头尿素在成本上将更有优势。而那些通过市场采购的尿素进行加工的企业,与尿素企业相比就更没有成本优势了。 其次,渠道壁垒更难逾越。借鉴海外的经验,国内市场推广较为便捷的还属利用现有加油站。通过比较欧洲车用尿素零售价之后,已经得出了企业从生产到销售中间环节费用巨大的结论。因此,未来国内推广,没有渠道优势的企业如果也自建加注站或者进行零售,成本必然大幅增加。目前现有的国内企业,其市场推广也多是与当地公交公司等大客户合作的方式。但这样的方式是很难渗入众多个体的货运客运司机的。